8月25日,笔者在
伊滨区寇店镇韩寨村巨丰奶牛场门口看到,满载玉米秆的拖拉机、三轮车排起了长队。仔细一看,绿油油的玉米杆上还都带着穗呢!好好的玉米不等长熟却提前收割送到奶牛场,这是为什么呢?
奶牛场场长戴春旭介绍,近几年,他的奶牛场开始尝试用带穗的玉米秆青贮,结果发现青贮料营养更高,减少了精料的饲喂量,饲料成本降低,有助于提高产奶量,经济效益也有了提高。现在带穗玉米秆送到奶牛场280元一吨,每亩地能产4到5吨,这样算下来比卖玉米籽还多赚200至300元,还省去了掰玉米、晒粮的麻烦。“每到这季节,附近的村民都自发往这儿送,车多的时候能忙到晚上12点。”此外,玉米青贮还减少了因焚烧秸秆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可谓是养殖场、农户、
社会“三得利”!
据了解,为做好今年的青贮工作,伊滨区社会事务局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奶牛场和肉牛场,积极提供青贮技术指导,争取让养殖户贮一池成一池。截至目前,伊滨区共完成玉米杆带穗青贮1.5万多吨,预计今秋将实现各类青贮4万余吨。(许丹娜 杨群灿)
《带穗玉米秆青贮一举三得“ 利”》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uoyang.yuduxx.com/yibin/249375.html,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