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王国飞,是
伊滨区诸葛镇潘沟小学校长,2005年
洛阳师范学院毕业后,他直接到山区任教。从诸葛镇上徐马小学到潘沟小学,从22岁到32岁,他将最潇洒昂扬的青春全部奉献给了山区
教育事业。他说:“孩子们的笑脸是最大的收获。”
6:00,起床,带领学校运动队跑步锻炼;
7:00,吃饭,打开校门,整理办公用品;
7:30,到各年级楼层查看学生安全,维持课前纪律……
这是王国飞每天早上的作息时间表。
10年来,不管在哪里任教,无论是当老师还是做校长,王国飞一直这样坚持。他说:“这已是习惯了,每天早上能看到孩子们的笑脸,就是我最大的收获。”
他很“憨”,只顾学校不顾家
潘沟小学位于万安山脚下,学校共有96名学生,8名教师,其中5名是支教老师。很多老师来到这里,基本上都是呆上一年就调走了。老师走了,孩子们怎么办?
为了照看学生,周一至周五,王国飞都吃住在校。由于孩子们还小,自理能力差,尤其是一年级的新生,喜欢在教室里追逐打闹,每天,王国飞都要赶在上课前一个班一个班转转,看有没有学生追逐打闹。
校门通往教学楼的甬路,一到雨天,师生只能踏着泥水进学校。看到这,王国飞特揪心,为方便师生出入,他自己筹措资金,带领学校老师,利用假期,修了一条20多米长的甬路。
王国飞的儿子在日记中写道:“爸爸上山的几年,都只顾着学校,很少顾及家里,每天、每时、每分、每秒,他的心都不在家里,就是学校”
四年级语文老师王育斌这样评价王国飞:“国飞很‘憨’,只顾学校不顾家。”
他很“真”,是同事眼中的知心人
今年3月,四年级老师潘占周过生日,王国飞精心准备了一桌饭菜,并叫来所有老师一起为他庆祝生日。“每年新学期开学,他都会统计所有老师的生日,并自己动手准备饭菜,让老师们围坐在一起谈心聊天,增进感情。” 潘占周说。
除了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王国飞还承担着五、六两个年级的数学教学任务,一周要上28节课。因为学校每位老师的岗位固定,一旦有老师请假,王国飞都会将工作接过来,临时当起代课老师,这无形中增加了他很多工作量。“最多的一天,我上了八科不同的课,楼上楼下跑,晚上躺在床上,双腿疼得要命。”王国飞说。
去年10月,一年级包班老师徐春生的母亲生病住院,无人照料。王国飞知道情况后,二话没说独自承担了徐老师的所有课程,让徐老师安心照顾母亲。有人私下问王国飞:谁请假,你就让他们自己调好课,何必增加自己的工作量呢?王国飞说:“谁家没个事,再说,我帮帮忙也不值啥!”
他很“纯”,用爱呵护孩子
2013年10月份,四年级的航航(化名)学习成绩下滑,并开始出现厌学、逃学等情况。“航航的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为生活所迫,航航的父亲不得不外出打工挣钱,因为家中无人照看,航航和哥哥就开始上网、逃学。”多方打听,王国飞了解了航航一家的情况。
为了帮助航航,王国飞组织学校师生捐款,还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帮航航树立信心、找回勇气。在大家的关心和帮助下,航航不仅学会了自己照顾自己,还将落下的功课很快补了上来。
去年5月,王国飞在一次家访中,注意到班里一个叫亮亮(化名)的单亲小男孩。早年,亮亮的母亲离家出走,父亲的精神变得失常,亮亮兄弟三个的日常生活全靠年迈的奶奶照顾,70多岁的爷爷不得不外出打工补贴家用。有段时间,亮亮的性格变得十分孤僻,不爱和小伙伴们说话,学习成绩也直线下滑。
王国飞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在学校,他就经常找亮亮谈心,关心他、帮助他;双休日,王国飞就带亮亮出去游玩,让他感受到家的温暖。很快,亮亮学习成绩有了提高,性格也变得开朗起来,和周围的小伙伴们打成一片。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家长、学校、
社会的关心爱护,特别是单亲家庭,我们更要像家人一样用爱呵护他们。”王国飞说。
《伊滨区诸葛镇潘沟小学校长王国飞:孩子们的笑脸是最大的收获》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uoyang.yuduxx.com/yibin/191096.html,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