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干什么工作都要用心,但作为一名小学教师,除了用心还要有爱。所以,用爱培育孩子,用心做好教学工作,是我的教学准则。”这是
伊滨区佃庄镇青年教师王丛丛对自己十年教学生涯的总结。
学生说:王老师对我们,满满的都是爱
十年前,王丛丛从
洛阳第三师范学校毕业,来到东大郊小学做了一名普通教师。
“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对待这些孩子,光在课堂上讲教学方法显然不够,还要用爱来温暖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真正的关怀,才能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动力。”王丛丛说。
班里有个叫黄帅鹏的学生,父母常年不在家,跟爷爷一起生活。“第一次见到他,我就觉得他不像个小学生,不说话不做作业,一点也不阳光。了解到他的家庭情况后,我很心疼这个孩子。”说起黄帅鹏,王丛丛充满了爱怜之情。
冬天,黄帅鹏穿的棉袄不但不合身,还破了一道大口子。王丛丛把他叫到办公室,为他缝补好衣服。第二天,又给他买了一件新棉衣。为了维护黄帅鹏的自尊心,她特意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高兴地说:“今天黄帅鹏同学表现特别优秀,老师奖励他一件新棉衣!”全班同学都羡慕地看着黄帅鹏,为他鼓掌。
黄帅鹏接过新棉衣,忍不住眼泪流了下来。
从此之后,黄帅鹏渐渐开始转变。从上课总是呆呆坐着不发言,到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从不交作业,到认真完成作业;从不做值日,到帮助其他同学扫地……一次测验中,以前成绩一塌糊涂的黄帅鹏考了70分,王丛丛高兴的不得了,在班里大张旗鼓表扬了他。期末考试中,黄帅鹏考出了90多分的好成绩。
后来黄帅鹏的父亲回家开了一家小商店,黄帅鹏也渐渐变得自信而阳光。
为家庭情况不好的孩子买衣服、买鞋、买学习用品,出钱让他们去理发……王丛丛像母亲关心孩子一样,关心着自己的学生。她教过的学生都说:“王老师对我们,满满的都是爱。”
老师们说:丛丛对工作,特别“走心”
除了对孩子们的爱,如何把班里的成绩提上去,王丛丛也是费尽了心思。
去年开学,王丛丛接手了一个“乱班”。刚开学,班里成绩前三名的学生就先后转到了其他学校。“数学
测试成绩一出来,我的心凉了半截,全班平均成绩还不到50分。”王丛丛说,除了成绩差,班里秩序也让她头痛,班里值日没人做、小组积分统计混乱……简直“没法管”。
不服输的王丛丛暗下决心:我一定要把这个班变个样子!她出了几个“鲜招”,首先要听听孩子们的心里话。她在班里设立了“知心信箱”,鼓励孩子们把心里话写给她听。又在黑板一角设立“温馨寄语栏”,每周在网上更新一段励志短语激励孩子们。
有一次批改作业时,校长李小玲发现她的手上青一块紫一块,惊讶地问她怎么了,她才说感冒好几天,晚上回家输液被针扎的。她的行为感动了学生,渐渐地,班里情况有了改变。
最激励孩子们的,是她在班里实施新的积分制。从外地学习回来后,她买了几大张彩纸,裁成小卡片,上面写上不同大小的数值。教学时发现哪个孩子表现好,就根据表现发给相应分值的卡片。孩子们的积分达到一定数额,就可以拿给她兑换不同的奖品。
为了让奖品更吸引孩子们,王丛丛煞费苦心,她摒弃了传统文具,在网上淘来饼干形状的橡皮、卡通形象的文具,这些趣味文具极大地引发了孩子们的兴趣,为了得到这些“有趣”的奖品,孩子们开始认真听讲努力做值日,班风班貌好转了很多。
批改作业是老师的基本工作。如何把作业也能改得让孩子们爱看呢?王丛丛特意还从网上买来了一批趣味印章。“你真棒!”“有进步”…… 印章上各种卡通人物给出的表扬,激发了孩子们做作业的兴趣。慢慢地,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大大提高,作业完成情况大有改观。
有付出就有回报。现在,这个曾经全校出名的“乱班”,形成了“比赶超”的浓厚学习氛围,全班成绩总体有了很大提高。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每个孩子都牵着一个家庭的幸福。我热爱教师这份工作,我希望每个孩子都成为家庭的骄傲。”王丛丛说。
《王丛丛:育人要用爱 教学要用心》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uoyang.yuduxx.com/yibin/191095.html,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