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建筑面积4000余平方米的我市
社会福利中心综合楼建设项目顺利竣工。据了解,该中心建成投用后将填补我市社会福利设施上的多项空白,成为集城镇养老敬老,孤儿弃婴、流浪乞讨人员、孤独老人救助等多功能一体化的社会福利机构。
去年以来,我市牢固树立“
民生无小事”的工作理念,着力兴办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民生实事,截至2015年11月底,我市民生支出达17.5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1.5%。
促进就业
创业 日前,我市举办了首届大学生创业论坛,来自基层创业一线的25名大学生针对创业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达到了破解难题、相互提高的良好效果。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大潮中,我市积极营造良好就业、创业环境,拓宽用工信息发布渠道,全力确保群众求职、创业“有路可走”。为此,我市建立了公共创业指导机构,大力推进覆盖全市的公共创业服务体系建设,为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开发、开业指导、创业
培训、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高效、优质服务。我市还建立了创业项目库,每年征集10个以上优秀创业项目,实现创业项目与创业者有效对接,促进项目有效落地。
为确保群众“求职有路”,2015年,我市先后开展了“春风行动”、“
偃师市民营企业
招聘周”、“送岗位下乡便民招聘会”、“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等专项招聘23次,达成就业意向2810人,让求职者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合适的工作。
根据群众需求,2015年,我市精心设计了就业培训课程,聘请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将培训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和村民家门口,把群众最需要的烹饪、种植、养殖技术手把手教给他们,授之以渔,推动就业。
2015年,我市城镇新增就业4784人,149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
社会保障护航幸福
我市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从2015年7月起,我市全面提高了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户的供养标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370元;农村五保户分散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800元、集中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4000元。我市还在辖区便民服务中心设立了社会救助申请受理窗口,使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去年,我市共受理困难群众救助申请3000余人次。
为促进养老服务事业快速发展,2015年,我市
投资120万元,在全市新增养老床位200张,建设农村老年幸福院24所,覆盖5镇24个行政村。为保障养老机构安全,我市对各敬老院安装了消防烟雾报警系统、监控系统、疏散逃生楼梯等消防设施。与此同时,我市镇级救助所和村级救助服务点全面建成,2015年,我市救助各类流浪乞讨人员310人次。
此外,我市积极开展 “慈善一日捐”活动。2015年,我市募集善款83.6万元,发放救助金62.3万元,救助困难群众800余人次。
与此同时,我市加快
教育均衡发展,去年以来投资4.45亿元,改善办学条件,打造特色学校,有力推动了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石丹婷)
《偃师:民生实事“暖”民心》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uoyang.yuduxx.com/yanshi/310502.html,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