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伴随着强劲的鼓点儿,勾、别、扫、闪、拐、旋,一会儿红鬼把绿鬼压在身下,一会儿绿鬼把红鬼摔到地下,你来我往,打得不亦乐乎。在群众叫好声中,一人演完,另一人上场。只见他将“二鬼”背到背上,绑紧绳子,双手套上假脚,在道具服装的隐藏下,以双臂双腿模拟起二人摔跤动作。这是日前在
偃师市邙岭镇综合
文化站上演的“小鬼摔跤”。
表演者田书声、田森厚,杨庄村“小鬼摔跤”队“最年轻”、“最能摔”的队员,今年也都60多岁了。田森厚说,他们表演的“小鬼摔跤”,其实就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表演形式——“二鬼摔跤”。
这个队伍由13位老人组成,平均年龄将近70岁,个个能拉会唱、能弹会演。71岁的马宪轻老人是该队伍的负责人之一。马宪轻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二鬼摔跤”的表演,便被这门古老而精彩的艺术深深吸引,于是开始模仿学习,后来还组织村里的老年人成立了这支队伍,制作了重达18斤至27斤重的男鬼、女鬼、张公背张婆、老虎等表演道具,配置伴奏乐器,业余时间或过年过节拉出来练练,大家就图个开心快乐。
马宪轻说,“二鬼摔跤”的表演强度很大,要求表演者有强健的体魄,具备一定的表演功底,通过一定的套路和技巧,利用推、踢、绊、翻、旋、摔、扫、托举等动作,使“二鬼”互踢互绊扭打在一起,犹如真人摔跤一样。“如今,很少有人愿从事‘二鬼摔跤’表演。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把这项民间技艺继续发展并传承下去。”马宪轻如是说。(黄伟伟 文/图)
《喜爱摔跤的老“小鬼”》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uoyang.yuduxx.com/yanshi/293597.html,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