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整治不是一锤子买卖,要治理就要做到标本兼治、持续保持。
今年年初,
偃师市在认真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出台了《偃师市2015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通过完善的工作机制,激发各级干部工作积极性,形成市、镇、村及
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合力。
偃师市顾县镇主管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副书记白利刚最近憋着一股劲儿:“前几次我们镇都是第一名,这个月居然让岳滩镇比下去了,下个月非得再加把劲儿不可。”白利刚指的是偃师市8月份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各镇(区)排名。
今年初,偃师市建立了全新的考核激励机制,市委农办每月用6天时间进行“三项检查和三个排序”,分别是对9个美丽乡村示范点的检查排序,对镇区环境治理和达标村创建工作的综合检查排序。每次检查全市三分之一的行政村,检查结束后下发通报,召开讲评会,公布各镇(区)得分排序。该市市政府每月拿出10万元对排名前4名的镇(区)进行奖励,排名末位的镇(区)由市
电视台现场采访其党政主要领导。同时,在干部提拔上,该市将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成效做为一项重要依据进行考核。元至8月份,该市已累计发放奖励资金80万元;有两位主管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且成效明显的镇党委副书记被提拔到镇长岗位。
农村环境整治工作需要持续投入大量资金,资金可以说是农村环境整治的血脉,血脉畅通才能活力迸发。
在资金投入方面,偃师市建立了“市、镇(区)、村”三级保障机制。在市级财政投入上,该市今年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各级财政困难的形势下,依然增加120万元用于购置农村垃圾收集运输车辆;在乡镇一级投入上,各镇(区)普遍采取实物补贴、考核奖补、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兑现,充分调动各村参与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积极性;在村级投入方面,该市鼓励各村采取多种形式吸收社会资金用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对于村里修路、建广场、修排水设施、绿化等
投资较大项目,采用申报“一事一议”项目、村庄绿化项目和号召村内企业、村民捐助等方式筹措资金。
每到夜幕降临,岳滩镇后马郡村新建的
文化广场上便热闹了起来,村民们纷纷来到广场唱歌跳舞,锻炼身体。“以前村里没有文化广场,大家吃完晚饭,不是在家看电视,就是聚在一起打牌,村民们都盼着能有个锻炼身体、放松休闲的地方。”该村村支部书记王会丹说。
带着群众的期盼,王会丹找到
洛阳北易三轮摩托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土坡,说明来意后,周土坡很爽快地答应了:“我在这里做生意,应该给村里办点事,建文化广场我出5万!”在以周土坡为代表的10余名爱心企业家的帮助下,今年年初,该村终于建起了占地约4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
据了解,今年春节期间,偃师市各村积极开展为家乡添砖添瓦活动,通过张贴光荣榜,筹措资金达2000余万元。元至8月份,偃师市市、镇(区)、村共投入资金3600余万元,为农村环境持续向好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如今的偃师乡村,四季常青、三季有花、两季有果,乡村“颜值”不断提升。据统计,仅顾县镇段东村最近两年,就有近20名在外人士退休后搬回老
家居住,该村的段松宝老人由衷感叹:“以前环境差时,想带着家人搬出去,现在村里各方面环境都变好了,想劝外面的亲戚搬回来。”农村环境好不好,群众说了算!(牛朝霞)
《偃师农村环境整治“动力十足”》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uoyang.yuduxx.com/yanshi/243929.html,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