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洛阳新闻 > 偃师市新闻 >

文化惠民让城乡群众乐享精神盛宴

[摘要]入冬以来,天气渐冷,但在偃师城乡各处,仍能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气息:城乡公园和广场上,群众迈着矫健的步伐,跳起欢快的广场舞;村级文化舞台下,送戏下乡场场满座,群众在欢声笑语中尽享“文艺大餐”;农家书屋里,人来人往,群众或借或阅,争相汲...

  入冬以来,天气渐冷,但在偃师城乡各处,仍能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气息:城乡公园和广场上,群众迈着矫健的步伐,跳起欢快的广场舞;村级文化舞台下,送戏下乡场场满座,群众在欢声笑语中尽享“文艺大餐”;农家书屋里,人来人往,群众或借或阅,争相汲取“文化营养”……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都传达着偃师城乡群众生生不息的文化精神。

  近年来,偃师深入实施“文化强市”发展战略,强化文化服务,注重文化惠民,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硬支撑”,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让城乡居民乐享精神文化盛宴。

健身广场建起来 乡村“有处可乐”了

  “这两年,村里的变化越来越大,特别是文化这一块。”偃师市城关镇北窑村村民杨振京告诉记者,今年,该村投资40万元,建成了占地面积达65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中心,设有娱乐室、舞台、篮球场、跑道、健身广场等,成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主阵地,彻底解决了以往村民“无处可乐”的问题。

  广场上,村民们有的在打篮球、乒乓球,有的在甩鞭子,还有的在锻炼健身,异常热闹。只见71岁的村民王咸阳甩出长鞭、绕过头顶、转向身侧,一道黑色的弧线划破天空,惊雷般的鞭声响彻大地。他高兴地说:“场地大了,可以放心玩了。”

  北窑村还利用沿街门面房,为群众精心打造了一个温暖的农家书屋。“这3间门面房位置佳,不少人想打它的主意,前些天还有人想租用这里仅3平方米的门口过道卖小吃,被村干部一口回绝了。”农家书屋管理员齐利焕说,早些年,村里不为眼前利益所动,硬是将这些属于村集体所有的门面房全部收回,又投入10余万元将其改造成了农家书屋,还配置了电脑、电视、空调、桌椅等设施,购置图书4000余册,与市图书馆总分馆制联通,实现了通借通还,每月图书外借量达700多册。

  无巧不成书,与北窑村隔河遥望的岳滩镇后马郡村,今年也做起了“赔本买卖”。为配合“全民健身示范市”创建,后马郡村今年投资100余万元建设文化健身广场时,选址选在了村部旁边的一家旧纸箱厂上,占地面积不足5亩。为了尽快腾出土地,该村村干部和村民一起做工作,并出钱出力出车,用时不到一个月帮助纸箱厂完成搬迁。经过数个月的施工建设,3500平方米的健身广场已基本建成,设置有门球场、羽毛球场、塑胶篮球场、棋牌长廊、舞台及室内娱乐活动场所等。该村党支部委员高文理说:“过去想参加健身活动,得走出去大老远,现在家门口就有活动场地和设施,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幸福了。”

  走进岳滩镇岳滩村文化活动中心的娱乐室,里面坐满了人,欢声笑语频传。82岁的傅大爷说:“文化健身广场建成后,孩子们喜欢来打球,妇女们一到晚上就来跳广场舞。村里文化氛围浓了,比以前热闹了。”这份热闹,与岳滩村重视文化建设是分不开的。岳滩村党支部书记李宏廷说,文化阵地就像一块磁石,把群众都吸引到这里来看书、看戏、跳舞、打球,群众生活充实了,有了精气神,更难得的是,家庭更和谐,邻里关系更融洽,乡村的文明风气越来越好。

  截至目前,偃师市建设改造达标村级文化活动中心由去年的154个增加到了201个。与此同时,市文化馆、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及全民健身中心的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游泳馆等场所免费开放,依托市图书馆、综合文化站阅览室及农家书屋建立起来的总分馆制开启“全民阅读”新模式,11个镇综合文化站全部建成投用,226个行政村健身设施全覆盖……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全民健身示范市创建的东风,我市不断加快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构建的覆盖市、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体系,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

播撒文化雨露 乡村遍开幸福花

  “言为心声,书为心画,练习书法无疑能陶冶人的情操,赋予生命积极向上的活力,使人在艺术、修养、气质上都得到升华。”在城关镇综合文化站多功能培训室,市书法家协会城关分会的20余名会员正在挥毫拨墨切磋技艺,其中82岁的智建通老人看着自己刚完成的作品如是说。

  市书法家协会理事张跃军告诉记者,智建通老人是市书法家协会城关分会里年纪最大的会员,坚持练习书法长达60年之久,城关分会每周二举办的书法活动,他都要来凑凑热闹,还经常鼓励年轻一代书法爱好者多参与,不断提升偃师书法之乡知名度。

  在高龙镇综合文化站,也有一位痴迷于培养接班人的书法家,他叫左江松,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市书法家协会高龙分会主席。他每年坚持寒暑假和周末教小学生练习书法,8年来已培养学生近700人,曾多次组织学生参加省市各类书法大赛,并斩获不少奖项,其中在参加书法报全国少儿书画大赛中荣获金奖13人、银奖5人、铜奖3人,在参加中国美术教育委员会举办的母亲颂国际少儿书画大赛中获金奖19人、银奖12人、铜奖8人……他说,尽自己一份力,播撒更多种子,可以催开精神文明更加灿烂花朵。

  夜幕下,偃师不少农村的文化活动广场上灯火通明,跳舞、打球、读书、下棋……村民们欢聚一起,自娱自乐,形成了一道靓丽风景线。其中最靓丽的风景当属广场舞,而我市群众文化艺术协会就是其中的一道独特风景。今年以来,这个完全业余的群众舞蹈队把广场舞跳得有声有色,自编自演的《亲亲茉莉花》扇子舞、《花开中国》秧歌舞在洛阳市广场舞大赛偃师赛区上都技压群雄夺得魁首。

  台上的光彩源于台下的苦练,在协会负责人杨晓春的带领下,群众文化艺术协会下的16个舞蹈队的队员们每到华灯初上,便会聚集到公园广场上,舞出幸福的节拍。

  “每场比赛的背后,都有一批默默奉献的文化志愿者。”杨晓春说,一名名志愿者,一个个服务项目,幸福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滋润并传递着。去年以来,我市共发展文化志愿者团队203支、文化志愿者883人,注册登记正规体育社团17个,新增社会体育指导员550名。

  在我市有无数个像杨晓春这样的“文化人”奔波在社区、公园、广场,把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送到群众手中,带领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走进位于商都路北摩托车家属院最北面的一座闲置车间,只见老年体协柔力球队队员们手持球拍,自如运球接球,身体时而左右摆动,时而360度转体,球忽上忽下,抛接时如空中扑蝶,转体时如海中捞月……队长王现英老人介绍,柔力球是一项老少皆宜的运动,入门简单,器械便宜,学习起来很容易,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随着各种文化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我市城乡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不断高涨。截至目前,我市利用各种重大节日组织开展了元宵节社火进城、舞蹈大赛、牡丹歌曲大家唱等各类大型广场文化活动70余场,带动各镇(区)、村开展文化活动1000余场次,参演人员近4万人次,观众累计达30万人次;完成“送戏下乡”演出300场、“舞台艺术送农民”演出15场、大型文艺演出场200场、农村数字电影免费放映2520场、周末免费电影放映49场,观看群众累计达22.4万人次。

  如今的偃师,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越发有力,不断滋润着城乡群众的幸福新生活。(黄伟伟 讯)

《文化惠民让城乡群众乐享精神盛宴》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uoyang.yuduxx.com/yanshi/108084.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网站编辑]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