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洛阳新闻 > 新安县新闻 >

新安股份主管携700万潜逃 总裁疑倾倒万吨残液牟利千万

[摘要]从6月中旬起,浙江建德市再也寻觅不到顾卓江的身影。 当地传言,新安股份(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596)环保案案发之后,身为公司安全环保部经理的顾卓江早已逃之夭夭。而当地知情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顾卓江在潜逃前颇为镇定,不但拿到700万“...

  从6月中旬起,浙江建德市再也寻觅不到顾卓江的身影。

  当地传言,新安股份(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596)环保案案发之后,身为公司安全环保部经理的顾卓江早已逃之夭夭。而当地知情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顾卓江在潜逃前颇为镇定,不但拿到700万“分赃款”,还特意和妻子办理了离婚手续。

  “公司没有这个部门”,7月10日,当时代周报记者向新安股份董秘姜永平去电询问时,姜永平极力撇清干系。令人不解的是,顾卓江此前还就“化工环保促产业升级转型”主题接受过媒体采访。

  回溯整个案件,目前最为外界确知的信息为,新安股份两名人员已接受调查,但两人身份仍然成谜。

  6月21日,新安股份公告:与本公司有仓储业务的某公司(本公司部分化工产品的中间体仓储该公司)涉嫌环境污染事件正在接受公安部门的调查,本公司下属一工厂与该公司进行仓储业务来往的两名人员就该事件接受公安部门的协助调查。

  外界指出,两名涉案人员乃新安股份化工二厂厂长胡某某和生产科长马某某,被调查的肇始原因疑为随意处置草甘膦残液,但新安股份未置可否,一直对外噤声。

  此外,新安股份公司总裁林某某(林加善)的外甥女婿汪某被指为草甘膦残液处置的操盘手,其二人为谋取暴利,随意处置残液,实际肆意倾倒的残液已达数万吨,非法获利数千万元以上。而顾卓江的潜逃,更是为新安股份环保案增添迷雾。

  面对外界种种疑虑,新安股份未作过多信息披露。环保风暴迷雾之外,这家中国最大的草甘膦生产企业,近况难言乐观:公司业绩极不稳定,营收暴涨暴跌幅度甚至相差100%;此外,公司还陷入委托贷款之嫌疑,其委托贷款收益达4230万。

  在一轮紧似一轮的环保风暴下,新安股份或将面临发展拐点。

  关联公司非法处置残液被查

  新安股份的前身为建德化工厂和建德农药厂,2001年9月上市,是建德唯一一家上市公司。公司位于新安江畔,故名新安。

  2005年,杭州民营企业传化集团受让新安股份原第一大股东建德市财政局所持股份,成为新安股份控股股东,但公司董事长,仍由曾任建德化工厂厂长、建德市工业局局长的王伟担任。王伟目前持有新昂股份2.6%的股份,系新安股东第三大股东。

  在进军有机硅行业之前,新安股份一直从事草甘膦生产,其在浙江建德和江苏镇江设有大型生产基地。而有机硅产业亦与之相关,每生产1吨草甘膦可副产0.95吨的氯甲烷,经回收后可直接用于合成有机硅单体。

  新安股份系中国最大的草甘膦生产企业,其主导产品为农药除草剂草甘膦、有机硅制品,其中草甘膦相关产品含有剧毒。

  今年6月7日,浙江省启动第五次联合执法检查,浙江省环保厅接到浙江省公安厅的情况通报,反映位于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的杭州荣圣化工有限公司利用厂区内靠近运河边的深井,非法处置草甘膦残液,直接影响下游居民的饮用水安全。

  经公安机关初步查明,荣圣化工自2012年9月至今,以2800元/吨的价格为杭州建德新安化工有限公司非法处置草甘膦残液,已收集5000吨,处置了1500吨,非法获利100多万元。

  杭州荣圣化工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6月18日,法定代表人戴桂荣,公司经营场所和储罐区位于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塘北村。

  新安股份两名人员被带走协助调查,显然与此有关。

  但记者发现,新安股份2012年年报,并未有只言片语涉及荣圣化工,其与荣圣化工是否签订合同,合同内容为何,均未披露。具有讽刺意味的事,新安股份年报指出:(新安股份)“在草甘膦母液处理上形成自己独有的技术,公司非常重视安全环保风险,在废水、废气等排放上,均能高于国家标准严格处理并循环使用后排放”。

  记者向新安股份证券办了解相关情况,对方称不知道相关情况,“我只能告诉你,新安股份一切生产正常。”

  而在公司公告中,新安股份亦未提及荣圣化工,仅称“与本公司有仓储业务的某公司”,“本公司部分化工产品的中间体仓储该公司”。而据新安股份人士介绍,公司化工产品的中间体主要在镇江基地处理,通过处理可以提取有用物质再行利用。至于这些中间体为何出现在荣圣化工,其并未解释原因。

  新安股份亦刻意回避了被查人员的身份,对于被调查人员是否为化工二厂厂长等人,证券办人士回答:“被调查的不是公司高管,难道一个班长也要公告吗?”

  有业内人士判断,如果被调查的确系新安股份化工二厂厂长,极有可能是新安股份以该厂厂长个人名义签署合同,将中间体交由荣圣化工处置,从而与新安股份本身设置了一道防火墙。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被调查,也是厂长的事,而与新安股份无关。但公司对相关情况肯定心知肚明。”或许正是出于这一原因,同行金帆达就远没有新安股份幸运,因为以公司名义对外签署合同,直接导致包括总经理在内的大量高层被带走调查。

  截至目前,公安、环保机关尚未披露案件的更多进展情况。

  业绩暴涨暴跌幅度达100%

  环保风波影响会有几何,眼下尚不明朗。但新安股份近年已经历了一轮暴涨暴跌的风云激荡。

  2008年,新安股份净利润16亿元,到2011年只有1734.75万元(其中政府补助就达1.25亿元),只有3年前的百分之一。2012年虽有所回升,但净利润依然只有1.3亿元,其中有一半为营业外收入。

  2012年,公司农药产品销售收入为 28.32 亿元,占全部收入的 47.75%,

  作为公司的两大主导产品,草甘膦、有机硅的价格,近年都出现了过山车般的行情。如草甘膦价格,从2万元每吨到11万每吨,再回到两三万元每吨并长期徘徊(今年6月回升到3.8万元/吨)。与之相对应,新安股份草甘膦业务的利润,亦从暴利回归微利乃至亏损。其股票的复权价格,2006年年初只有20元,2008年3月最高达到383元,2012年6月又回到70元。公司最高市值,一度达到300多亿元。

  草甘膦是最常见的农药之一,自1974年由美国孟山都公司开发和商业化以来,凭借其高效、低残留的优异性能和替代人工效应,在普通农作物领域逐步普及。目前草甘膦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药品种,约占全球农药市场需求的19%。

  伴随草甘膦价格的涨跌,国内草甘膦生产出现严重过剩。

  2006年,我国主要草甘膦原药生产企业约有50家,国内总产能为24万吨左右。2007年初以来,由于国际市场草甘膦需求旺盛,推动了草甘膦价格持续上涨,国内草甘膦生产企业的投资热情被点燃,纷纷上马草甘膦项目,到2008年底国内草甘膦总产能就已超过60万吨,相比2007年增长了近1倍。而新安股份一家的产能,就达8万吨。

  除了需求变化,影响草甘膦价格变动的另一大因素,即为环保问题。今年5月,环保部启动国内草甘膦生产企业环保核查风暴后,至今尚未公布相关核查结果,这成为行业发展的一大不确定因素。

  在此背景下,政府部门对草甘膦龙头企业新安股份环保问题如何处置,或将成为行业发展的一大风向标。


《新安股份主管携700万潜逃 总裁疑倾倒万吨残液牟利千万》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uoyang.yuduxx.com/xinan/112398.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网站编辑]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