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
洛阳市洛龙科技园办事处的后河村青年农民李武亮与园农一起在承包田里釆摘着葡萄。
“你们看俺这儿的葡萄经济,商贩批发的、市民选购的、携儿带女体验自采的,可红火了!” 没等我们开口,园农刘五女就娓娓道来。
今年刚满33岁的李武亮,于2003年间通过劳务输出部门漂洋过海赴美务工,经过5个多年头的海外务工磨炼,不仅使自已更加成熟了许多,还赚回了沉甸甸的笫一桶金。
然而李武亮并没有为此沾沾自喜,当他了解到村里还有一部分剩余劳动力在家闲着,特别是一些中老年人没事聚在一起打麻将。如何为这部分人群上岗就业谋出路?这引起了李武亮的关注。思路决定出路!李武亮暗下决心使这部分人群靠劳动走上阳光致富路。
2009年初春,当李武亮得知与5公里外的丰李镇牛屯村300余亩耕地面要对外招租时,他想自已将其承包下来搞规模型林果种植业,这样既可有效利用土地,又可増加经济收入,还能让剩余劳动力进场务工,岂不一举多得?李武亮的想法得到富有种植经验的父亲刘建立的支持,父子俩一拍即合,当年春就与牛屯村签订了承租协议,李武亮拉开了田园种管创新业的帷幕。
提及
创业初期,满脸“挂”着笑容的李武亮一下子拉下脸来:“创业难呢!面对妻子的责备,老妈的反对,我和父亲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 李武亮继续说,“当时老母亲说,放着美美的日子不过,吃饱了撑着?而妻子则埋怨说,出国回家不好好陪俺,看把你‘烧’的?” 婆媳俩一唱一合,可把父子俩搅得忐忑不安。
而后李武亮看准了的事儿,就是十头牛也难把他拉回!土地承包费、苗木选购费、水泥立桩、四周围墙、园农作息及生活,加上园农工资待遇等总
投资400余万元,就是李光武国外赚回的资全捺进去,尙有大笔资金缺口,怎么办?“我和父亲就釆用家庭财产抵押,向农信社贷款,还有一部分是靠亲戚、朋友帮忙借用釆的。”李武亮说。
资金问题解决了,李武亮说干就干,仅在一个多月时间里,就先后完成了苗木选购到栽植、四周围墙圈建到葡萄架棚水泥立桩的栽立,园农的作息及生活设施正在同步进行中。
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李武亮釆取“科技十服务十观光十营销”的“四步”田园管理新模式,使“李武亮规模化葡萄园” 叫响洛
河南岸周边乡村。“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市场兴”!李武亮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现在单牛屯村就发展新品种葡萄园20多家,种植面积达近1000亩,成了远近闻名的新品种葡萄种管营销基地!这葡萄经济还拉动200余剩余劳动力在家门口上岗就业。”牛屯村村支书牛书魁高兴的说。(王书敏 文 图)
《后河村青年农民李武亮 回国田园创大业》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uoyang.yuduxx.com/luolong/234718.html,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