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洛阳新闻 > 洛龙区新闻 >

洛龙区:“果园夫妻”不离不弃照顾瘫痪丈夫30年

[摘要]洛龙科技园办事处的梁屯村,一农妇精心呵护瘫痪丈夫30年的事,在周边乡村广传佳话。30年来,该农妇用自己柔弱的双肩和勤劳的双手,用行动演绎了一个“果园夫妻”的真情故事。最近,她的先进事迹已入选科技园办事处“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先进人物。 匾额为师表...

洛龙科技园办事处的梁屯村,一农妇精心呵护瘫痪丈夫30年的事,在周边乡村广传佳话。30年来,该农妇用自己柔弱的双肩和勤劳的双手,用行动演绎了一个“果园夫妻”的真情故事 。最近,她的先进事迹已入选科技园办事处“孝老爱亲” 道德模范先进人物。

  匾额为师表  一诺重千斤

  近日,社区特约记者来到梁屯村一条不显眼的街巷,主人公董松敏手指老家门前上挂着“弘扬孝道”的金黄色匾额对大伙说:“这块匾就是俺的传家宝,也是俺晚辈的师表,说过的话承诺过的事,咱一辈子都不能反悔!” 字里行间是那么坚定和自信,匾额虽然有点陈旧,但仍然熠熠生辉。        

  “俺嫁给徐家,看重的就是这块匾额,因为徐家善行孝道......”董松敏一句话引发出30年前薛家给徐家赠送匾额的缘由。19世纪80年代期间,董松敏的公爹徐自转,因对薛屯村身边没有儿子的薛姓岳父、岳母大人如同亲儿子善待和尊敬,家里、地里的轻重活计全由公爹徐自转给揽下,连一日三餐都由公爹给“承包”了,直至其岳父母去世。

  这事感动了薜家一大家族,之后薛家长辈们一合计,特意给徐自转制作出一大块金匾,并敲锣打鼓为徐家掛匾,以启迪后人。“这件亊对俺启发很大,俺要以匾额为荣,说话做事为匾额争光才是!” 董松敏如是说。

  真情暖夫君  逆境感众人

  1982年,董松敏与徐世界喜结良缘,两口子过着辛勤清贫的日子,随着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小俩口在平整过的10余亩废墟瓦砾、荒草遍地的废弃地里种上了桃树,他们对美好未来憧憬并快乐着。

  然而好景不长。1985年徐世界驾驶拖拉机突然感到脊背麻木和疼痛,随后身体开始歪倒了,随之到市150医院诊治,结果是腰脊椎肿瘤,需住院做手术,最后还落了个下肢瘫痪,不能从事劳动不说,只能靠拄双拐走路。至 2003年丈夫徐世界又患上神经元肌肉萎缩症状,四肢无力直至瘫瘓在床上不能动弹,这给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增添了沉重负担。

  “无论是贫穷或富有,健康疾病,我将永远陪伴你直到天长地久......”董松敏面对瘫倒在床上的徐世界发出誓言,30年来一直在践行着。

  果园当家园  演绎患难情

  回忆起给丈夫看病的日子,董松敏脸上充满着无奈 。“为看病亲戚朋友我都借遍了,丈夫病情非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手术后只能买点药物在家喂他吃,输液打针都是俺自己动手。这么多年过来了,这些劳累已习以为常!” 董松敏说。

  “平日里,丈夫的吃、喝、拉、撒、洗澡、理发、剪指甲、刮胡子、刷牙、喂药、消毒打针、按摩等,这些都是俺每天必须做的事,家里忙完后才能去管理桃园,干点农活,丟下地里活还要照顾幼小的孩子。” 为了照看丈夫和管理果园两不误,董松敏干脆将孩子和丈夫都搬进果园的庵棚里住,这一住就是20多个年头。

  喂饭时,稀饭要用吸管吸,如果吃米饭或者面条,都要董松敏一勺一勺地喂。有一次董松敏去地干活回到庵棚,看到丈夫大便在床上,身子上、床单上到处都是粪便,她顾不上劳累,也不嫌脏臭,连口水也没顾得上喝就给丈夫翻身洗澡、换被褥,直到收拾干净才喘了口气,这么多年来董松敏从没有因为照顾丈夫闹过矛盾。

“我既然嫁给他了,就没想过要离开,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守着丈夫和孩子们!” 董松敏坚定地说。(王书敏 王贵生)

《洛龙区:“果园夫妻”不离不弃照顾瘫痪丈夫30年》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uoyang.yuduxx.com/luolong/226653.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