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
宜阳县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兴县、工业强县的路子,以持续转型为根本,以产业集聚区为平台,以
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抓手,推动了全县工业经济提质增效。
按照“五规合一”、“四集一转”、产城互动发展要求,高标准提升产业集聚区空间规划和产业规划,采取BT、BOT等模式,累计
投资71.2亿元,实施道路、供热供气、供排水、综合服务平台等要素建设项目104个,建成园区“十一横二十纵”路网95公里,新建万吨以上供水厂、污水处理厂8座,110千伏和220千伏变电站5座,建成公租房26栋17.8万平方米,实现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全覆盖,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由11.95平方公里拓展至24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产业集聚区和轴承、装备制造、食品生物、电子
电器、新材料“一区五园”发展格局,新上规模以上企业68家,从业人员达到2.8万人,荣获全省一星级产业集聚区、十大先进产业集聚区和全省唯一的“国家级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等称号。
按照“产业集群”发展思路,着力培育和打造轴承、装备制造两大产业集群,轴承专业园集聚项目32个,建成投产项目26个,设计产能为年产成品轴承及轴承配件4.4亿件,去年产能达到2.1亿件,产值20.8亿元,利税2亿元,初步形成从轴承设计研发、成品生产到检验检测的全产业链条;装备制造专业园集聚项目17个,建成投产项目13个,设计产能为年产拖拉机及农用机械整车20万台,去年产能达到11.6万台,产值22.5亿元,利税2.7亿元,实现从三车零部件到整车的一体化生产。
在产业集聚区集群带动功能推动下,我县产业格局正由冶金、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向电子电器、食品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转变提升,初步构建起以中信重工、丰收机械、众悦轴承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以青岛啤酒、盛德
美食品为代表的食品生物,以杭州颐高、澄美科技、深圳海斯迪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以前进化工、骏马化工、中钢研精细化工循环示范园为代表的精细化工,以中国风电、大唐公司等4个5万千瓦风力发电和华润电力、中节能、
河南能投等9个30万千瓦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以正威系列精铜深加工、洛铜铜镁产业园、中钛航宇铝钛合金制品为代表的新材料现代工业发展体系,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8年的43.5%提高到2014年的50.6%。
《工业成为宜阳县域经济发展主引擎》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uoyang.yuduxx.com/yiyang/224416.html,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