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岁的赵春安老人是
伊滨区诸葛镇康庄社区居民,他15年如一日照顾患病妻子,儿女们视他为榜样,邻里们说他勤恳实在。赵春安坚持从做好小事开始,用自己的言行影响了儿女们和身边人,大家都说,他是个有德行的人。
“实实在在干事,总会干出成绩”
赵春安年轻时在煤矿工作。刚到煤矿时,他被分配到食堂做一些杂活。虽然干的是杂活,但他却这样告诉自己:不管多小的事,要干咱就干好。
一次,食堂拉来了一车菜,大伙想全部做成腌菜,赵春安手艺好,就把这活揽了下来。他一个人愣是在不耽误其他工作的情况下,独自把四五千斤菜全部腌完。
后来,赵春安下矿工作。矿工评级时候,有人为了提高工资标准,千方百计想在评比等级上做文章,更有人劝赵春安:“那么老实干啥,拿高工资才是硬道理。”赵春安不为所动,勤勤恳恳,一步一个脚印走,最终被评为全矿劳动模范。
“为人要诚信、实在,踏踏实实往前走,总会干出一些成绩的。”赵春安说。在他的影响下,大儿子辛勤种植蘑菇,小女儿开办食品加工厂,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不是自己的坚决不拿”
由于赵春安为人实诚,做事认真负责,矿上让他管理饭票。“这可不是小事,一张饭票一张嘴,都是有数的,尤其不能损公肥私。”赵春安说。
为了不耽误白天工作,晚上查饭票、做记录就成了赵春安的“必修课”。厂里领导见他干得不错,也没有出现过差错,私下里拿出一叠饭票作为“奖励”塞给了他。赵春安当面婉拒不掉,第二天,他自掏腰包拿出 50 元钱上交厂里,买下这叠饭票。
“做人要有原则,不是自己的坚决不拿,即使推脱不掉,也要想办法退回去。”赵春安告诉笔者。
“自己有能力,绝不拖累孩子”
由于在煤矿工作,家务和农活都落在了妻子宋凤彩身上。2000年6月,妻子积劳成疾,得了脑血栓。虽然经过治疗,但精神时好时坏,有时甚至不能自理。赵春安尽心尽力照顾妻子:“要是我能在家里多帮帮她,也就不会这样了。”
为给妻子治病,15年来,赵春安几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夜里要不时给妻子盖被子,白天还要为妻子按摩、擦洗身子。一旦静下来,他还要盘算怎样才能把妻子的病治好。有两次,因为考虑这事发呆,他差点把煮饭的锅烧干。
父亲的操劳,儿女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为了让父母住得舒适一些,在当时家里经济条件不富裕的情况下,儿女们还是想办法给父母房内装上空调。赵春安虽然嘴上不说,但硬是从平日的生活费中攒下买空调的钱还给了孩子们。
“孩子们成了家,都不容易。”赵春安说,“我有退休工资,平日里也没啥大花销,在我有能力的时候,能不拖累孩子不拖累孩子。” (张晓晨 曲艺)
《伊滨区74岁老人:心安才能立德》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uoyang.yuduxx.com/yibin/361074.html,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