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刚过,来自
伊川县鸦岭乡的李治国和10 多个工友就早早来到
伊滨区福民工程二号安置小区工地。“这是第三年来伊滨了。”李治国说,“在伊滨打工,工资有保障,俺放心!”
作为
洛阳未来十年发展的主方向,几年来伊滨区开发建设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针对区域内工程项目多、外来务工人员多的现象,伊滨区高度重视农民工工作,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健全完善清欠长效机制,预防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的发生,有力维护了该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1 月16 日中午,接某公司110 投诉,有20 余人为讨要工资将该公司项目工地的大门给堵上了。接到投诉后,伊滨区规划建设局工作人员及李村派出所民警立即赶到现场,同时要求项目相关责任人到场解决问题。
经查,这20 余人在该项目的1 号、17 号和19 号楼干外墙涂料施工,包工头李某拖欠工人工资14.3 万元,而李某是从孙某处承包的工程,孙某拖欠李某工程款12.6 万元。鉴于目前李某无力支付超出的1.7 万元,规划建设局责成项目方先垫付1.7 万元工人工资,同时,李某给申安公司打1.7 万元的欠条,待筹措资金到位后还款给申安公司。18 日上午,20 余人足额拿到了工资。
从打110 投诉到拿到工资,用了短短三天时间,主抓此项工作的伊滨区党工委副书记王涛介绍,这与我区建立的农民工讨薪长效机制是分不开的。
农民工讨薪长效机制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成立由劳动仲裁、劳动监察、信访等部门组成专项工作组,形成强大合力,对恶意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严厉打击。二是充分利用部门网络平台,建立拖欠农民工工资企业“黑名单”,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自然人名单列入“黑名单”库,在网站、
新闻媒体上曝光。对被列入“黑名单”的企业,在全区范围内一律不准批准其承建工程项目,坚决将其驱逐出区内工程市场。三是建立企业警醒约谈机制,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实施“约谈”,特别是在欠薪高发期警示、提醒企业要树立诚信理念,依法履行足额及时支付农民工工资法定义务。
在伊滨区某公司项目工地从事钢结构厂房制作工程施工的27 名农民工,自2014 年5月起连续10 个月共有40.043 万元工资被拖欠,由于负责该项目施工组织的包工头张某某此前已携款逃跑,造成工资无法结算。2015 年春节前,这批急盼拿到工资回家过年的农民工,陆续将欠薪情况投诉至伊滨区
创业就业服务中心。
考虑到走法律渠道程序复杂、周期较长,接到农民工现场投诉后,创业就业服务中心主任时新芳一方面耐心细致地劝导工人,积极引导工人理性维权,控制事态发展;另一方面约谈协调项目业主,经过长达16 小时的艰难调解,项目单位先行垫付资金结清了27 名农民工被拖欠的40.043 万元。
“伊滨的发展,离不开农民工的辛勤劳动。”王涛说,“对恶意欠薪行为,我们坚决予以打击。”
|
《伊滨区多措并举建立解决农民工讨薪长效机制》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uoyang.yuduxx.com/yibin/138019.html,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