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3-01 17:39 我要投稿
时间:2013-08-30 17:28:38 来源: 中新网河南新闻 【 】 【 】
中新河南网洛阳8月30日电 在洛阳伊滨区寇店镇干村,提起陈松亮,群众都说:“那是个‘不收钱、不下班、不嫌烦、不怕累’的‘四不好人’!”
咋回事?听笔者给你慢慢道来——
不收钱的“技术员”
今年50岁的陈松亮是干村四组的组长,同时还是世亿养猪合作社的社长,从2000年开始养猪,他在养猪方面的技术和经验那是顶呱呱,十里八村都出了名!
陈松亮是个“热心肠”,常常把养殖户召集到一起,或者是自己讲,或者是请人来讲养猪技术,比如饲料的配比啦、仔猪的看护啦、猪舍的卫生啦,他都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养殖户。在他的带动下,村里养猪的农户越来越多,最多时达到40多户。
2002年,寇店镇政府介绍孟津的技术员来推广沼气使用技术,陈松亮负责技术员的吃住和接送,等他把技术员的全套技术 学会后,他开始手把手地教乡亲们沼气池建设,并把自己猪场的粪免费让老百姓拉走使用。
目前干村80%左右的农户依然使用沼气,有一半是从陈松亮的猪场拉粪,陈松亮养了十几年猪,猪粪从来没有卖过一分钱。
不嫌烦的小额贷款“经纪人”
陈松亮的猪场靠着小额贷款扩大了猪场规模,尝到了小额贷款的“甜头”,所以当村里的郭金宝想扩大牛场规模时,陈松亮就积极推荐他办小额贷款。
但是,办小额贷款所需的资料非常多:申请审核表3份、贷款申请书3份、身份证复印件4份等等,手续也很繁琐,眼看着郭金宝连跑8次都因为缺少证件没办成,陈松亮急了:“这样吧,我去给你办,你就放心吧。”
熟悉办理流程的陈松亮,拿着郭金宝准备的材料,自己开车跑洛阳去办,一次就办成了。就这样,陈松亮成了村里村民办小额贷款的“经纪人”,他先后为朱保江、程建清、武超明等数十人办了小额无息贷款,并给他们讲政策,监督他们讲诚信,敦促他们准时还款。
因为跑小额贷款次数太多,他被人误认为是“黄牛”和“托儿”,对此,陈松亮笑笑说:“是不是托儿,咱村里的老百姓知道。咱花功夫、搭油钱,不收一分钱,就图让村里的老百姓尽快致富。”
不下班的“银行”
因为讲诚信,2012年5月,中国农业银行庞村支行在陈松亮家设立了“中国农业银行洛阳分行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方便村里的老百姓。
寇店镇没有农业银行,想去农行要到庞村镇。自从在陈松亮家设立了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群众急需用钱时就跑到陈松亮家刷卡,转到陈松亮农行的卡上,然后他负责给人家现金。
有一次,该村村民程建荣卖完猪已经是深夜了,收猪的人要求直接转账,可到哪里去找银行呢?程建荣想起了陈松亮,在陈松亮家转完帐,已经是凌晨三点了。程建荣说:“要不是老陈,我还真没一点儿办法。”
陈松亮说:“咱这个‘服务点’,直接设在家里,从来不下班,看群众需要,随来随办。”
不怕累的“便民服务中心”
陈松亮的猪场紧挨着干村村委会,村里有啥活动,都是陈松亮负责打扫卫生,布置会场;村里有人回家,经常把摩托车放到他家里,他负责看管;村里有人要看病,他热心地开车送人家去医院……
该村60岁的孙爱玲说:“松亮这人热心,有啥事找他准没错,他家就是村里的‘便民服务中心’!”
陈松亮的“便民服务中心”活儿很多,去年村里一些孩子报名参加为期两年的河南省农业经济学校培训,陈松亮就挨个儿打电话通知填表,遇到有些孩子想中途放弃的,他还去孩子家里劝说,自己骑摩托车送人家去培训。
如今在外地打工的朱江利说:“当时幸亏听了松亮叔的,学门技术就是管用,找工作也好找。”(苗君甫、任宝炎)
【 】 【 】 【 】
《洛阳伊滨区“四不”好人陈松亮 洛阳本地新闻》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uoyang.yuduxx.com/yibin/134396.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