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2-27 15:07 我要投稿
□记者陈龙通讯员张晓晨
本报讯“她们可都是热心人啊!”“有她们在,就没有协调解决不了的事。”在伊滨区福民嘉苑小区的爱心调解室里有三位热心的志愿者老人,每每提起她们,居民们都会竖起大拇指,亲切地称呼她们为“调解达人”。
仨人都当过妇女主任,是镇上有名的调解专家
这三位“调解达人”分别是诸葛镇杨沟村70岁的赵倩卫、康庄社区67岁的杨秋琴和道湛社区66岁的许佩荣。别看她们不住在福民嘉苑小区,但却对小区的事务非常熟悉。
退休前,这三位老人都当过妇女主任,因此她们对村里的大事小情都了如指掌,经常入户走访,化解矛盾。她们不仅在自己村内是调解能手,甚至在镇上都是出了名的调解专家。哪里有矛盾纠纷,哪里就能见到她们的身影。
退休后,三位老人的调解脚步并没有停下。哪里有需要,她们就在哪里出现。去年9月,诸葛镇诸葛、刘井、西韩三个社区整体搬迁工作启动,该镇专门成立爱心调解室。三位老人得知后,主动申请到调解室当志愿者帮忙。“以前工作时经常往各村跑,也习惯了,突然退休闲下来,在家坐不住啊,还不如找点事做。”杨秋琴说。
一年记满三个笔记本,活到老就要调解到老
三位老人走马上任后遇到的第一个纠纷是:宅基地归属权问题。刘井社区居民刘某一家,老父亲70多岁,有三个儿子,家里有三处宅基地,父亲和大儿子因为宅基证闹矛盾。搬迁入住小区在即,大儿子一家无法安置,律师和法院多次协调都没有用。
杨秋琴她们了解情况后,决定各个击破。她们先组织大家一块坐下来心平气和地交谈,了解矛盾根源,然后多次上门分别找父子俩做思想工作。一个多月后,父子俩终于和解,大儿子一家顺利入住小区。“刚开始矛盾双方情绪都比较激动,说话也不讲方式,我们只有忍得住气,听得进抱怨,才能化解双方矛盾。”赵倩卫说。
今年6月,福民嘉苑爱心调解室正式挂牌成立。三位热心老人积极加入其中,社区居民有啥纠纷,都会到调解室里找她们。为此,三位老人几乎牺牲掉了生活的所有时间来处理居民纠纷。
如今,诸葛镇爱心调解室运行近一年来,三位老人已累积了三本调解记录本,里面清晰记录着调解时间、人物、事件、结果等。这些记录本更像是3位老人的“日记本”,每天工作内容都记录得很详细,几乎没有一天漏掉。许佩荣老人自己又准备了一个小笔记本,整日带在身上。“白天调解过的事情处理得咋样,有啥后续问题等,都随手记到本上,晚上回家再整理。”
“俺们都是爱管‘闲事’的人,看见矛盾就想管。”心性爽朗的许佩荣老人告诉记者:“退休后还能为社会贡献力量我感到很光荣,我会一直坚持下去的,直到干不动为止。”
《伊滨福民嘉苑仨老太退休后主动申请做志愿者》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uoyang.yuduxx.com/yibin/132427.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