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12-20 13:10 我要投稿
伊滨区李村镇雷村村民吕铁路今年62岁。今年2月,他主动要求修建村里的休闲文化广场。如今几个月过去了,新建的广场已初具规模,成了村民们最乐意去的地方。 该休闲文化广场面积约600平方米,地面全部进行了硬化,广场北侧放置了十几个靠背椅,南侧安装有“平地划船”“太空漫步”等健身器材,西侧的平房里,自动麻将桌、电扇等一应俱全。 “东边那排房子,我准备弄成图书室;6双滑冰鞋也买回来了,孩子们能锻炼身体;有能力的话,还要搭个篮球架。”吕铁路说,目前最重要的是扯根电线,让广场亮起来,要不老人们跳广场舞不太方便。 吕铁路为啥要为村里修建这个休闲文化广场?这得从今年2月说起。当月的一天,村委会张贴了一张公告,告知村民,村里打算修建一个休闲、娱乐场地,希望村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第二天,吕铁路找到村党支部书记张首先说,修广场这事儿他包了。 吕铁路花8700元租了一辆挖掘机,雇了几名工人,用5天时间,将一大片垃圾清理干净,修了排水沟,买来了沙子、水泥,将休闲文化广场的地面硬化。此后,他又购买了麻将桌、凳子等。吕铁路的账本显示,截至目前,他已经为该广场投入了5万元。 5万元,对于一个农村老汉来说不是小数目,他哪儿来恁厚的“家底”? “我老伴走得早,自己带着俩孩子和一个侄子,十几年才攒了3万元。”吕铁路说,为了凑钱,他把家里的羊卖了2万多元,两个儿子也资助了他,正在南京读研究生的小儿子甚至拿出了自己的奖学金。 由于钱用完了,前一段,吕铁路坐火车去跟孩子要钱,他在上海打工的大儿子又资助了他1万元。 “有人说我憨,脑子有毛病,说得可难听。”说着说着,吕铁路突然捂着脸哭了起来。“要不是村里,我说不定早就被砸死了,村里对我有恩,我就是想办点好事儿!”他说。 原来,50年前,吕铁路一家五口住在破旧的窑洞里,一次暴雨之后,窑洞险些坍塌,是村干部拉着他们全家暂时搬到了别的地方居住。19年前,吕铁路的侄子只有6岁,因家里太穷,侄子上不起学,是村里学校的老师免除了他侄子的一切费用。(记者 李岚 社区特约记者 苗君甫 通讯员 郑双明)
《伊滨区老汉自建广场 回报村里恩情》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uoyang.yuduxx.com/yibin/102581.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