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4-15 19:59 我要投稿
电子商务进农村是大势所趋。近日,省商务厅、省财政厅联合发文,公布了我省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新安县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入选,成为我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县。3年内,新安县每年将获得2000万元的专项扶持资金。
新安县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县将依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全面推动农产品触“网”,让农民与电商“亲密接触”,走上网络致富路。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让农民“触网”
7日上午,在新安县万福隆商品配送中心,某品牌方便面代理商张小东正在仓库配货。他说,他们目前有4台货运车辆,每天要向新安县多个商店运送方便面数百箱。
自2006年起,新安县开始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引导城市连锁店和超市等流通企业向农村延伸发展,万福隆商品配送中心应运而生。如今,新安县农民所需要的商品,六成以上都由这个配送中心保障。与配送中心相连接的,是全县的369个设置在农村的“农家店”。由此,新安县农村现代流通网络逐步成熟,农民需要的日常生活用品,通过“农家店”基本就可以买到。
“时间一长,流通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就凸显出来。”新安县商务局局长王保敏说,为了提高“农家店”和配送中心信息化管理水平,该县对120个“农家店”进行了信息化改造,使农民既能在实体店购物,又能在信息化设备终端上刷卡消费、转账、充值等。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顺利推进,让新安县的农民“触网”并从中受益。王保敏说,这就是新安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的最早雏形,为日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把“产品”变“商品”才是致富之道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实施,实现了农民日常用品的顺利“买进”,但是,农民手中的农产品“卖出”却一直是个难题。
新安县也曾利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网络和商务预报平台等发布农产品信息,并多次组织农产品网上对接活动,虽每年能促成2000多万元的销售额,但与庞大的农产品市场相比,仍显得微不足道。
与其他地方一样,开网店在新安县已成为潮流和时尚,但开网店专门销售农产品的却不多,37岁的杨国瑞算一个。杨国瑞在县城开了一个商店,主要销售皮具。今年年初,精通电脑的他瞄上了农产品——柿饼。于是,他就试着从农户手中购买了一些柿饼在网上销售。不到两个月,他就在网上售出1000多斤柿饼,赚了8000多元,这让他尝到了甜头。前不久,他又瞄上了石磨面粉,并且开了网店,准备搞网上专营。
新安县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该县网民数量约15万人,电子商务企业(网店)超过700家,从业人员约1500名。然而,该县农产品的交易八成以上仍通过传统市场实现,通过电子商务流通总量并不大。
“这是由于农村地处偏僻、人口分散、交通欠发达、电子商务人才匮乏等多种原因造成的。”王保敏说,他们为此进行了调研,原因不外乎这几种。
“牵手”电子商务,培养电商人才
在新安县职业高级中学电子技术部一间办公室的墙上,写着这么一句标语——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电子技术部教师刘茵茵告诉记者,该校自去年起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目前有学生80多名,主要学习网上开店的流程及营销方式。
“培养电商人才和增强农民的网销意识是最重要的环节。”王保敏说,新安县去年投资500万元,依托职业高中等机构开设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专业,培养电子商务人才,并为该县4个物流园的发展作储备。同时,该县还多次组织农村干部参加电子商务技能培训,电商人才逐渐增多。
王保敏表示,下一步,新安县将依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立县域网络综合服务平台,打造集政务、商务、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服务体系和商品流通门户网站;在乡、镇建立综合服务站和物流网点,支持物流、快递企业网点设到乡镇,延伸服务到乡村;在每个行政村建设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点,配备电脑及专业辅导人员等,为村民提供网购网销等服务。
“农民在村里的服务点就可以实现农产品网上购买和销售,与电商‘亲密接触’的愿望是可以实现的。”王保敏说。(记者 李三旺 特约记者 刘功银)
《新安:农民与电商亲密接触 走上网络致富路》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uoyang.yuduxx.com/xinan/155473.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