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1-17 11:01 我要投稿
八成水源水质“一流”近日,记者从休宁县县城出发,沿江走了近80公里后,到达了六股尖。一路所见,青山葱翠,鲜花怒放。青山环绕中的江水显得非常清澈。随行的当地环保局工作人员李爱国介绍称,休宁县境内的新安江水常年保持在1至2类,属优质水源。 六股尖群峰耸立,刚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山下处处是碧绿的茶园,山上是百花与树木,这里被誉为“华东生物资源库”实至名归。到了六股尖脚下的冯村后,步行数公里就到了一个名为“龙潭”的地方。抬头望去,一条数百米的“白练”从深山中飞流而下,落入山涧之中。山边的驻军战士指着这条瀑布告诉记者,很多专家学者都来考察过,确定这里就是新安江的发源地。瀑布最终“落入”两个水潭,水潭深不见底,小鱼在水中“自在悠闲”。李爱国称,瀑布经水潭后直奔而下,和山下的其他支流汇合而成新安江。“这里的水是可以直接饮用的一类水,正是因为有这么好的水源,新安江的整体水质才得到了保证。”从六股尖走出来,记者沿着新安江源头一路探访。在徽州区、歙县的深山区里,新安江的诸多支流都非常清澈。黄山市环保局提供的资料显示,新安江的一类水水源占到了总流量的78%,二类水占21%,而且水质常年稳定,仅在枯水期有些变化。正因为如此,新安江才能成为国内水质最好的流域之一。生态污染不可忽视尽管如此,新安江流域的局部污染状况还是不能忽视。据悉,因为新安江水库的建设,新安江歙县段12万人需移民,但这其中的8万人仍然居住在江边。他们因为生产生活的需要,对新安江的生态造成了一定破坏。记者在休宁县和歙县山区里看到,新安江两旁的植被已经受到了一些破坏,许多山场光秃秃的,有些人工造林山场只能看到稀疏的树木,很多地方水土流失很严重。
新安江休宁及屯溪区江段,记者发现了很多采砂点,河床上随处可见采砂后留下的一个个大坑,令人触目惊心。很多采砂点由于过度采砂,严重损害了江堤。30余个采砂点的长期采砂,导致新安江水体生态链遭破坏,水质受到污染,河床也被破坏。此外,新安江两岸普遍存在的垃圾与“山水画廊”美景形成强烈的反差。记者发现,新安江休宁段,两岸有很多塑料袋等生活垃圾。大水一过,这些垃圾就会被冲到下游。据悉,仅新安江屯溪段,管理部门每年就能打捞出各类生活垃圾数千吨;地处新安江安徽与浙江分界处的歙县街口镇,每年能从江中打捞出生活垃圾数万吨。生活污水成主要污染源从新安江休宁县城区段开始,记者看到,江水开始变得浑浊起来。在休宁县万安段,记者看到江水呈现富营养化状态,水中有异味,当地居民称河里的水不能饮用,“洗手也会伤手”。记者在新安江休宁、屯溪和徽州区段的江边,看到了好几个排污口,正向江中排放各类废水。附近群众称,枯水季节,河里的水污染比较严重,味道也很难闻。黄山市环保局的负责人介绍,该市除中心城区建了污水及垃圾处理厂外,其他区县暂时还没有可有效处理污水与垃圾的设施。歙县年排放工业与生活污水有近1000万吨;休宁县与徽州区的年总排放量也有上千万吨。多数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新安江,这是导致新安江水质在枯水季节出现徘徊的重要原因。致力保护“山水画廊”近5年来,黄山市为保护新安江及其周边的生态环境,否定污染建设项目37个,总投资约5亿元,关停污染企业76家,还投入1.2亿元建设各类点源污染治理设施107套。去年年底,黄山市中心城区的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生活垃圾处理厂能处理周边3个区县的城区垃圾,新安江屯溪段的水质已得到稳定与改善。休宁县、徽州区与歙县均编制了污水处理厂的项目可研性报告书。其中,休宁县的污水处理工程一期工程上马后,日处理污水可达2万吨;徽州区环保部门在辖区11家化工企业内安装了“黑匣子”,以监控污水排放。歙县北岸镇邀请专家设计了垃圾焚烧炉,将生活垃圾收集后进行无害化焚烧。新安江流域内多个乡镇正在学习北岸经验着手处理生活垃圾,届时,“山水画廊”沿岸的“白色污染”将大大减少。
黄山市环保部门负责人称,保护好新安江山水画廊意义重大。新安江流域水资源丰富,年均出境水量高达65亿立方米,保障了下游700多万人口的饮用水安全。本报记者吴永泉 文/图
《探访新安江“山水画廊”》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uoyang.yuduxx.com/xinan/115413.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