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县的九店乡,一个荒草绵延的山坳里,有一个神秘的石头村。这个村原来叫石场村,现在搞
旅游开发,被称为“石头部落”。今年五一假期,这里游客络绎不绝。住石头房,吃农家饭,赏奇石
文化,成了城里人的最爱。
石头部落距嵩县县城38公里,距九店乡政府8公里,区域面积8平方公里,地处伏牛山与外方山系交汇处,地理上界于北纬34°10′—34°20′、东经112°17′—112°26′属浅山丘陵区,地容地貌独特,奇石随处可见,草海茫茫见牛羊。
距今5.43亿年前发生在晚前寒武纪末的一次构造运动(少林运动)而形成的天然奇石,以及保存完好的石头民居、天然万亩山地草原等优势,为该村留下了十分丰厚的旅游资源,涵盖了地质地理、原始生态、自然景观、历史遗迹等多种类型的旅游资源。
石头部落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海拔在150-750米之间,地形、气候适合多类别物种的繁衍生息,动植物种类繁多,生物多样性保存完整。区域内共有维管束植物168科742属1991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6种。景区内植被完好,沟壑众多,生活着众多的野生动物。另外,区域内中药材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山茱萸、血参、桔梗、杜仲等中药材品种享誉省内外,其中尤以柴胡出名,“嵩胡”以量大质优闻名世界,被国家药品管理局确定为原产地保护品种。传统风俗习惯浓郁;历史古迹旅游资源丰厚;风物特产旅游资源独特;地容地貌独特,奇石随处可见,草海茫茫见牛羊,可在中原腹地独享具有西藏草原独有的奇石景色和草原风情。
石头村里石具多,古人留下的石头用俱有石碾、石磨、石牛槽、石猪槽、石香炉、石鸡窝、石蒜具、石桌、石凳、石锅台、石干仗、石枕头、石头床、石头雕刻等等不一而足。石头建筑更多,如石头步道、石头窑洞、石头房屋、石头庙、石头井、石头窖、石头坝子、石头门楼、石头卫生间、石头下水道等,更有趣的是有的石窑石屋,下面是双窑,上面是两屋,上下左右公正对称,连屋的样尺、窑的形状也一模一样,很有建筑艺术特色。有的石屋历经历史沧桑而不倒,个中建筑技术很有研究价值。
这里也有天然形成的石井,古人做的石窖,古人建的防战乱石寨等。石头上天然形成的石洞有大有小,有深有浅,奇形怪状,形态各异。这里还有各种各样的独石,像各种动物的石头都能找到,是奇石爱好者的乐园。
艰苦的自然环境练就了村里男人高超的石匠手艺,他们祖祖辈辈就靠自己的双手,将伸手可及的石头修成梯田、雕成石器、盖成房屋,直至建成这个庞大的石头部落。
石头部落由石屏画廊、高山草原、部落人家3个
景点组成,区域面积56平方公里,居住86户,298口人,石头部落以石头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展现中国传统石材古建筑、天然石林、奇态怪石、精美石雕、石灶、石碾、石磨、石槽、石柱等一系列生产、生活用具,蕴含浓厚的原始石头文化。
精美的石头会唱歌。近年来,随着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的开发,这个昔日名不见经传的偏僻小村可算出了名。这里的石头可谓奇、秀、美、绝:石头奇,奇在自然;石头秀,秀在独特;石头美,美在多样;石头绝,绝在石头多、有历史内涵、有文化氛围。这里不但家家户户是石头房,还有石群、石林、石片、石坡、石山,有石磨、石碾、石凳、石桌、石椅,有石洞、石窑、石井、石槽、石沟,有石庙、石桥、石屋、石坝、石寨,当然也有石步道、石香炉、石头堡、石悬崖、石下水道……
2012年开始,该村依托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由
河南大学旅游学院进行规划,已初步建成国画山、青龙湖、老龙寨遗址、万亩高山草原、祈福池、刘秀灶、鳄鱼石、石头民居、保安楼遗址、练兵场遗址、石屏画廊、十里千尺崖、玉皇阁等景点,建成饮食服务中心、石头主题公园、石头文化特色山门、具有蒙古风情的大型养殖狩猎场,开发景区8平方公里。目前,保存完好的石头部落村落内石房石屋比邻而居,石墙石院随形而就,石碾石磨、石槽石磙、石桌石凳随处可见;各种形态各异、惟妙惟肖的奇石漫山遍野,多达百万余种。
现在,石头部落已经成为
洛阳乡村旅游的一个新热点。
《嵩县石场村:一个神秘石头村》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uoyang.yuduxx.com/songxian/170729.html,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