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屯镇丁沟村村民李水琴做梦也没想过,以往被人看不上的针线活,如今竟然能挣大钱,她在10多年间不仅盖起了新房,还买了小车,过上了好日子。
在李水琴的香包加工厂,四五名女工正在忙碌着绣香包,她们绣出的香包作品造形古朴,色彩逼真,同种类繁多。
2003年正好是非典时期,为了生活李水琴开始做香包。当时,李水琴从批发商那里买回了各类丝绸和装饰品,经过一番构思,将香包外形设计定位在十二
生肖上。通过反复修改,她缝出的十二生肖香包做工精细,栩栩如生。香包一经推向市场,马上被抢购一空。
李水琴受到了鼓舞。她又先后设计了荷花、金元宝、鸡心等多种香包造型。凭借娴熟的技术和精巧的工艺,李水琴做的香包很快赢得了市场,经常有本地或外地的老板,慕名前来向她订货。随着客源越来越多,香包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她说:“过去我每年只用干两个月,把香包修好后回来带给工人,工人拿回家就可以做了,做好后我直接收走,每年能赚几万块,很轻松。我现在带动的全都是这些年龄比较大一点的,在家里面,出去打工也没人要,家里面还得带孙子,还得种地,他们想来我这做了做,不想做了可以带回家做,做好以后再收回来,我再验质量,带动贫困户和留守妇女,多少挣点买菜钱。”
2011年,她还为香包注册了“李阿婆”商标。“李阿婆”香包全部采用野生天然香料制成,样式、品种越来越多,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
丁沟村是政府重点扶贫村。2015年6月份,李水琴在有关部门支持下,返乡办起了“李阿婆香包厂”,靠发展香包产业带领百姓脱贫。目前,该村已有50多个贫困户从事香包生产,她每天忙着发放原材料、收货、销售,忙得不亦乐乎。
除了本村的人,邻村人也到,经常会介绍人来学香包手艺。因为没有外出打工赚钱的能力,她们都十分看重跟着李水琴做香包的机会。对李水琴来说,
创业不只是想做点事情挣些钱那么简单,她身上还有那么多人对她的期待和信任。(王阿娟)
《汝阳“李阿婆”:小香包“绣”出大市场》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uoyang.yuduxx.com/ruyang/402009.html,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