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话说孟津有四张名片,分别是河图之源、六朝帝京、邙山福地、黄河明珠。6月29日,黄河小浪底观瀑节开幕,除了欣赏小浪底调水调沙的壮观景象,品黄河鲤鱼的美味,如果您还有兴致,不妨继续孟津县历史
文化之旅。到龙马负图寺、汉光武帝陵、王铎故居以及平乐村牡丹产业园等,去感受人文孟津、黄河文化……
龙马负图寺
龙马负图寺位于
洛阳市孟津县会盟镇雷河村,该寺因有龙马“负图出于孟河之中”而得名,距今已有1600余年。它是中华人文始祖伏羲氏的祭祀地,中国易学文化的发源地,也是河洛文化中“河图”的发现地。
2000年,龙马负图寺被公布为
河南省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内存有珍贵的石刻石雕,如“图河故道”“古河图”“一画开天”等,字迹苍劲,可谓稀世珍品。还有宋、明、清历代著名理学家、书法家及诗人程颐、朱熹、邵雍、王铎、张汉等撰述的碑、铭、诗、赋,这些碑刻对研究《易经》和书法艺术都有重要价值。
龙马负图寺山门峻拔巍峨,伏羲大殿内塑有伏羲圣像,殿右侧塑有高3米的龙马像,龙马足踏浊浪,栩栩如生。这里北临黄河,南依邙岭,西望汉陵,东眺叩马,自古以来寺内香火鼎盛,是溯源中原河洛文化、寻根问祖的
旅游胜地。
汉光武帝陵
汉光武帝陵,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陵墓,位于河南省孟津县白鹤镇铁榭村。古谓原陵,当地亦称“汉陵”,俗称“刘秀坟”。此陵同其他地方皇帝陵寝相比,颇有奇特之处。
“帝王选陵,特殊一例。”为什么这么说呢?历代皇帝选择陵墓葬地,皆是背山面河,以开阔通变之地形,象征其襟怀博大,驾驭万物之志,唯有光武帝陵系“枕河蹬山”,一反常规。
此外,陵内尚存隋唐植柏约1500株,拔地通天,苍翠蓊郁,它们巨大的轮廓形成了清晰可辨的人形卧像,俗称“汉皇仰卧”。其中有28棵高耸入云的柏树,当地百姓称之为“二十八宿”,传说是象征跟随刘秀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的“云台二十八将”。
汉光武帝陵的另一奇被称为孟津县的“八景”之一,即“汉陵晓烟”。每当汉陵晓烟出现时,整个陵园变成了一个烟雾缭绕的世界,翠柏红墙,古碑木冢,夜草芳花,都若隐若现,恍若仙境。
汉魏故城
汉魏故城遗址位于孟津县平乐镇,始建于西周初年,废弃于唐初,前后延续使用近1600年,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的东起点。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朝代先后以此作为国都,都城史长达540年以上。
罗马帝国与古中国仅有4次交往,有3次都是来到了汉魏洛阳故城中,这座城市见证了中西方文化交往的开始以及丝绸之路第一次延伸到欧洲的过程。
卫坡古民居
河洛印象地,卫坡古民居。卫坡古民居位于洛阳市孟津县朝阳镇卫坡村,始建于清乾隆至道光年间,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是目前豫西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清代古建筑群。
修复重建时,为突出“复古”和“吸引游客”的双重功能,专门在古民居南侧修建民俗客栈和窑洞宾馆,按照
家居生活设计并融入丰富多彩的北方文化,吸引游客前来体验;在古民居东侧建设三十六作坊区,集中入驻青铜器、唐三彩、黄河石等文化旅游项目,并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多方位展示原汁原味的民俗风情和民间手工艺制作,让游客通过亲身参与、体验、互动,充分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位于古民居东侧的河洛文化风情园,不但进行汉族婚礼演绎,专门建设河洛
小吃街,还谋划建设了文创产品一条街和酒吧一条街等活动,让游客到卫坡后既能看古宅、品
美食,还能欣赏特色表演、亲手制作产品等。
如今,这个古老村落逐渐成为集古民居参观、民间文物展示交流、游客休闲度假养生于一体的综合性观光旅游中心。
王铎故居
王铎故居是明末清初大臣、书画家王铎的宅第,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会盟镇老城村。王铎故居自修建至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由2646平方米的故居和占地80亩的后花园两部分组成。
王铎(1592年-1652年)字觉斯,号痴庵、松樵,别号烟潭、渔叟,因祖居洛阳孟津,故又称其王孟津。在明、清加授太子少保,官至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他博古好学,诗文书画俱佳,尤以书法见长,与王羲之王献之并称“书史三王”。
全园湖光翠色,叠石参差,花木扶疏,小桥横卧,既有北方园林的厚重与端庄,又有南方园林的秀润和隽雅,有“杨柳低舞,楼畔皓月,桃花歌尽,扇底清风”佳境之誉。如今,在王铎故居,您可以划船、度假、垂钓领略大自然风光,也可以观赏王铎精妙书画和明清建筑风格。
黄河小浪底风景区
黄河小浪底风景区位于洛阳市孟津县、
济源市边界,地跨黄河南北两岸。它由小浪底大坝、荆紫山、八里峡、
三门峡大坝四个片区、13个景区、113个
景点组成,总面积1262平方公里。296平方公里的水域中湖汊河港密布、岛屿半岛众多、自然景观荟萃。
黄河中下游水利枢纽工程、峡谷河流是黄河小浪底风景区的主要特色,属于体现黄河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的大型山岳湖泊型风景区。八里胡同峡、龙凤峡、孤山峡峡谷幽深,号称“黄河三峡”。风景区内的小浪底大坝、进水塔群等大型水工建筑是中华民族治黄史上的壮举。
它被称为“全国一流生态旅游精品”,“国家水利风景区”,“河南省十大旅游热点景区”,“北国山水好风光”,是开展观光、休闲、度假旅游的绝佳之所。
中国牡丹画第一村
中国牡丹画第一村位于洛阳市东郊平乐
镇平乐村,地处洛阳汉魏故城遗址,如今平乐已逐渐成为集旅游观光、休闲
娱乐、
教育培训、产品交易为一体的农民牡丹画产业基地,也是目前全国唯一的牡丹画生产基地。
“平乐农民牡丹画”兴起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该村以洛阳牡丹花会为契机,从事书画艺术的平乐村民开始将创作主题集中到牡丹,逐渐形成了以牡丹画创作为中心的牡丹书画产业。
“平乐牡丹画”特色明显,以中国传统写意绘画技法为主,花朵雍容艳丽,神韵犹存,远望有气势,近看透笔墨。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平乐农民画家们的牡丹画作品远销西安、上海、香港等地,以及新加坡、日本等国,多次参加各种展览并获奖。
如今的平乐村民,农忙了干农活儿、农闲了画牡丹是他们的真实生活写照。河南省孟津县平乐村村民口中流传着这句话:“一幅画、一亩粮、小牡丹、大产业。”(程佩佩)
《孟津四千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uoyang.yuduxx.com/mengjin/431543.html,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