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送庄镇梁凹村认真贯彻县、镇精神文明工作会议精神,以巩固党的群众路线
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围绕建设宽裕型小康、文明村为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以
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大力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落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各项措施,加快依法治理村居促进社会文明,集全体群众智慧创造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迈步新进程。
一、强化建设意识,营造浓厚氛围
梁凹村两委按照围绕经济抓创建、抓好创建促经济的工作思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农村精神文明活动,真正使活动为群众服务,让群众受益,使群众满意。
明确创建目标。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和党员会议,学习借鉴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先进单位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努力形成同心协力、齐抓共管的创建格局。同时制定精神文明活动开展计划,明确了干群共建“文明梁凹”的目标和任务,确保了活动的有序开展。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高宇飞同志任组长,支部副书记李晓伟同志任副组长、村两委班子成员任成员的精神文明活动开展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坚持定期召开一次工作会议,总结分析文明创建工作开展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积极探讨新思路、新举措,不断改进工作方法。
深入宣传造势。积极开辟精神文明村创建宣传专栏、主题黑板报等阵地,通过创建工作专栏每月定期公布创建工作动态,宣传创建活动的目的、意义和要求等情况,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创建活动,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争创的良好氛围。
二、推进
文化活动开展,增强文明意识。
梁凹村把精神文明创建与开展“善行义举”、“好夫妻、好婆媳、好邻居”评比等系列活动结合起来,极大激发了群众互评自评,争评先进,争创文明的热情。同时,村两委广泛开展创建“生态庭院”活动,提倡农户使用“绿色”生活用品,号召大家养成
健康环保生活习惯,做到一水多用,尽量不使用含磷洗涤剂、一次性塑料制品等,增强了村民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为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目标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加大投入,搭建文娱平台。为丰富村民的精神文明生活,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梁凹村村级阵地建设得到进一步改善,
投资20余万元建起了宽敞明亮的村级活动场所,在活动场所建立了农村党员远程教育活动中心,建起了藏书600余册的农家书屋,配备了电脑、
电视等文化共享设备,同时制订了远程教育设备使用、图书借阅等相关的管理制度,明确专人管理,定时开放。
开展
培训,服务生产就业。积极引导村民树立“以知识立家、靠知识兴家、用知识富家”的理念,举办农民技能培训,定期开展远程教育、个性课堂、农业实用技术讲座等学习培训达130余课时,累计培训1800余人,为群众农业生产、
创业提供了有力的指导,使农民有了一技之长。积极搭建平台,鼓励和引导村民就业或自主创业,全方位拓宽就业渠道。同时,为提高干部群众的法律认知,邀请镇司法所工作人员定期到村广泛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引导村民自觉做到学法、用法、遵法、守法。
评先评优,树立文明标杆。村两委积极探索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精心开展了“好邻居”、“好夫妻”、“好婆婆”、“好媳妇”等一些村民喜闻乐见、各具特色的道德文明评比活动,近三年来,全村共评选出“好邻居”12户、“好夫妻”12户、“好婆婆”和“好媳妇”各30人,在全村范围内进行通报表扬和学习,使村民在自我教育、自我评价中不断提高自身文明意识和道德素养,充分调动了广大村民主动参与文明村建设的积极性。
深入群众,村民唱响主题曲。全民参与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为文明创建提供强大凝聚力的根本途径,由于活动坚持面向群众,让群众感受到自己是活动的主体,把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了,开创了群策群力全民共建“文明新梁凹”的局面,以合力促创建,以创建促团结,拉近了党群干群距离,在全体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积极参与下, 家家户户庭院、屋边都种上树木花卉,营造了整洁、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王宏灿)
《送庄镇梁凹村:精神文明助推美丽乡村建设》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uoyang.yuduxx.com/mengjin/270278.html,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