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洛阳新闻 > 吉利区新闻 >

吉利区“河阳之声”广场文化惠民生、易风俗、娱精神

[摘要]吉利区“河阳之声”广场文化活动自举办以来,以服务群众为目标,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为内涵,以传播党的政策和违章的宗旨,不断完善活动形式,总结活动经验,提升活动水平,连续22年,从地摊到舞台,从几个人的演员到动员全区各单位参与,风雨路虽艰,硕果惠民...

  吉利区“河阳之声”广场文化活动自举办以来,以服务群众为目标,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为内涵,以传播党的政策和违章的宗旨,不断完善活动形式,总结活动经验,提升活动水平,连续22年,从地摊到舞台,从几个人的演员到动员全区各单位参与,风雨路虽艰,硕果惠民生.

  吉利区基层文化活动之一“河阳之声”广场文化活动,从1992年就开始在广场上进行广场文化演出,至今已历经22年。当初,没有河阳广场,我们就找空地在空地上进行演出,当时的条件很是简陋,演出设备仅有几个灯泡和音箱,但是我们每次都有大量的观众为我们喝彩,为我们加油。为了把把这个活动坚持下来了,并且做为我们区传统节目保留下来了,22年来,我们从自力更生自己用报纸别字做横幅到现在的广场活动设备一应俱全,期间经历了太多的艰辛,但是为了满足吉利区人民群众日益增高的物质文化需求,群众的认可和好评造就了我们的骄傲和前进的动力。一直以来,我馆坚持在广场上常年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每年元旦、“双节”、“八一”、“十一”及等重大节日在广场上举办大型文艺演出活动不低于6次,特别是每年举办的“河阳之声”广场文化活动30天以上,逐步融入到全区群众生活中来,成为在全市叫得响的活动品牌,极大的丰富和提升了我区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和文化品味,受到我区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同时也也取得一系列荣誉:2006年河阳广场获第一批全国特色“文化广场”和“全国特色广场文化活动”奖; 2008年获洛阳市广场群众文化活动电视擂台赛集体组织奖和“欢乐中原”广场文化活动先进单位;2011年荣获2010年度洛阳市广场文化活动先进单位和第二十九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河洛欢歌广场文化狂欢月活动优秀组织奖;2012年荣获第三十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河洛欢歌广场文化狂欢月活动集体组织奖。

  1、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的精神文化需求量明显扩大,人们已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文化活动,对文化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欣赏方式都有了新的要求,由单纯的、被动的观赏型发展到直接参与、自我表现型。实践证明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广场文化活动,吻合人民群众的文化审美情趣和自主观念,为群众提供了回归自然、强身健体、娱乐身心的场所,构筑了人际交往、表现自我、熏陶情趣、愉悦心灵的平台,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2、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广场文化活动还以鲜明的群众性吸引着人们,其宣传效果是一般文化活动无可比拟的,已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的有效方式。它以自身的整体效应和声势,冲击和遏制了一些消极文化现象的滋长;以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颂扬、传播健康文明的思想内容。通过热烈明快的活动氛围,来感染人们的心绪,规范人们的行为准则,满足群众宽松欢乐的文化心理,产生一定的凝聚力和鼓舞导向作用。使广大群众感受到积极向上、勇于进取的精神力量,激发起人们振兴中华、建设家乡的爱国情怀,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    

  3、提升了地方文化品位。广场文化以特有的活动形式,吸引着成千上万群众来参演、观看,因此,广场文化活动经常利用一些重大的庆典和节日为契机,借助丰厚的地方文化特色,来展现艺术的魅力。全面提高广场文化活动的质量,成为新的特色文化。在强烈的时代精神感召下,参与活动的群众获得了心灵的愉悦,提高了审美情趣,感受了艺术的魅力,地方的文化品位得到了不断地提升。

  4、打造了地方文化品牌。随着吉利区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社会文化要求水平的不断提高,吉利区的广场文化也在从一开始在摸索中前进逐步走向了系统化、规范化,文化广场活动规模及节目质量也有了质的飞跃。吉利区的广场文化活动,活跃了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营造了欢乐祥和的气氛,树立了良好的城市形象。吉利区的广场文化活动聚敛周边,辐射八方,正以其独具特色的文化魅力,使吉利区成为展现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文化内涵的文化城、文明城,也使广场文化活动逐步成为吉利区的一张特色文化品牌。于强




《吉利区“河阳之声”广场文化惠民生、易风俗、娱精神》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uoyang.yuduxx.com/jili/102656.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网站编辑]
下一篇:吉利区派团参加2014年洛阳市武术锦标赛 上一篇:没有了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