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洛阳新闻 > 廛河区新闻 >

刘守安:社区建设的“领头雁”

[摘要]从老城区安喜门向北不到200米有一排高层住宅,这里是瀍河回族区瀍河回族乡旧城改造安置房项目——徽安新城所在地,北关村(现为城北社区)的大部分村民搬进了这里的新居,居住环境大变样。在群众眼里,这一切离不开一个人——瀍河回族乡城北社区党支部副书记...

老城区安喜门向北不到200米有一排高层住宅,这里是瀍河回族区瀍河回族乡旧城改造安置房项目——徽安新城所在地,北关村(现为城北社区)的大部分村民搬进了这里的新居,居住环境大变样。在群众眼里,这一切离不开一个人——瀍河回族乡城北社区党支部副书记、社区主任刘守安。

  今年47岁的刘守安是北关村人,早年从部队转业后,他和妻子打过零工、当过工人、做过小生意。2002年6月,刘守安被选举为村委委员。当时北关村有800多口人,居住分散,地少、纠纷多,而且与别的社区、村有交叉,管理起来非常不便。

  从2011年9月开始,按照全市旧城改造工作部署,全村要完成第一批40多户村民的征迁工作。乡里乡亲的,如何取得大伙儿的支持,使工作顺利推进?万事开头难,刘守安决定先从自家人“下手”。

  刘守安敲开的第一扇门,是他舅舅寇世阳家的。拉家常、讲政策、谈条件,从舅舅到舅妈,再到两个表弟、弟媳……终于,舅舅一家人签了字。

  就这样,村里的其他党员干部都带头做自家的工作,半年时间,40多户村民的征迁工作完成,安置房项目顺利动工。

  刘守安的妻子说,那半年,刘守安没有一天在家完整地吃过三顿饭。

  2011年9月底,北关村改为城北社区。2012年7月,城北社区进行换届选举,刘守安全票当选社区主任。上任不久,他先后参与了两个住宅项目的征迁工作,没有一户居民上访。

  刘守安当选社区主任时,社区每年的集体收入不足30万元,主要依赖厂房、门面房出租,年底给居民分红后,经常入不敷出。怎么办?

  一次,某项目开发商找到刘守安,想以600多万元的价格一次性征收社区一块集体土地用于商业开发。社区虽然缺钱,但为了居民的长远利益,刘守安摇了摇头:“不卖,只租!”

  这打的是什么算盘?刘守安这么打算:用土地向开发商置换成商铺,再返租给对方经营,以后社区每年都能拿到不少钱。

  最终,双方签下了为期10年的合同。自那年起,社区集体收入增加了,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也有了资金支持。

  不仅如此,刘守安还和大伙儿商量,定下了几条规矩:社区100多亩农田的耕种、浇水、收割,全由社区出资;谁家遇到困难,社区发慰问品、慰问金,帮助找工作;谁家孩子考上大学,一次性奖励几千元……

  社区工作千头万绪,刘守安深知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他发动社区的36名党员,分工做社区工作。在群众眼中,他是社区建设的“领头雁”。

  “领头雁?”刘守安憨厚地笑了:“基层干部不带好头、不为群众排忧解难,咋对得起群众对你的信任?”

  提到下一步工作打算,刘守安认真地比划起来:“俺们得抓住机遇,再建设、改造一些门面房,优化社区环境,争取让居民的收入年年往上涨!”


《刘守安:社区建设的“领头雁”》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uoyang.yuduxx.com/chanhe/398790.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新闻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