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夜深人静之时,瀍河回族区通河农副产品物流园却上演着喧嚣与繁忙,来自全国各地的蔬菜、水产、果品等农副产品在这里集结转运。待到清晨,这些新鲜的果蔬将经由农贸市场、商超的柜台上,走上市民的餐桌。
“物畅其流”,经济全盘皆活。物流与其伴生的商贸,是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近年来,我市谋定大物流战略,将现代物流作为重点发展的十大产业之一。与此同时,作为
洛阳“东大门”的瀍河回族区正努力以大交通带动大物流、以大物流带动大产业。
商贸物流业的“命门”在交通。在瀍河回族区,陇海、焦枝两条铁路大动脉十字交叉,二广高速、310国道纵横交汇,中州路、九都路横贯全境,主城区距洛阳航空港仅有10余公里,形成了立体交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得益于便捷的交通网络,通河物流园的每天的吞吐量近2000吨,日均交易额就达1500万元,产品来源覆盖全国,终端市场辐射整个豫西地区,并延伸至山西、陕西等地。
不仅如此,瀍河回族区的
汽车贸易、建材家具等大型流通市场规模也在全市名列前茅。其中,洛阳名车苑汽车贸易广场汽车4S店规模达到70多个,年销售收入60亿元,汽车销售占全市市场份额70%的以上,是豫西地区最大轿车集散地。
“物流通则商贸活。在新常态下稳增长、保态势的关键阶段,物流和商贸的繁荣,稳住了全区的经济和就业大盘。”瀍河回族区委书记张文选说。然而,他们也清醒认识到,以运输和买卖为主的传统物流业“稳住”的经济大局并不牢固,只有完成向组织严密、反应迅速、信息智能的现代物流业转型,才能牢牢把握瞬息万变的市场。
传统物流到现代物流有多远?
在通河物流园,以往,采购商在园区内交易时,要先从商户那里取得采购票据,再到园区结算中心交款,然后凭交款单到商户处提货,完成一笔交易要40分钟甚至更长时间。目前正在紧张推进的项目三期工程,将打造电子商务平台和网上结算系统。上线运行后,园区企业将把柜台“搬上”互联网,外地采购商不仅可实现线上采购,而且结算支付也方便快捷,有效避免了大量现金交易。此外,通过整合网络运营的大数据,园区管理也将更加科学有效。
观念一变天地宽。如今,在瀍河回族区,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的转变,正以项目升级和项目引进两种方式悄然进行。
近年来,瀍河回族区在全市建设大交通,发展大物流的战略格局下,强力推进开放
招商、服务企业、优化环境等三项重点工作,引进了
投资超百亿元的国龙物流园项目,着力打造以汽车、机械、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展示、交易、仓储、物流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物流基地。目前,项目一期近300亩土地已经摘牌,并将很快付诸实施。
大交通带动大物流,大物流激活大产业。张文选表示,瀍河回族区将持续坚持升级和引进两手抓,着力打造现代物流产业高地,引领经济“挺过去”。
《“物畅其流”兴瀍河》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uoyang.yuduxx.com/chanhe/274134.html,谢谢合作!